橢圓墊密封與密封槽保持合理間隙主要是為了保障密封可靠性、適配安裝與工況變化,避免因無間隙或間隙不當導致密封失效。
首先是便于安裝定位,橢圓墊(多為金屬材質,如銅、不銹鋼)需精準放入密封槽才能保證預緊時受力均勻,若無間隙,墊子易因尺寸誤差(如制造公差、安裝時輕微磕碰)卡滯在槽內,導致位置偏移。預緊后局部密封面貼合不緊,直接引發泄漏;合理間隙能讓墊子輕松放入并自動對中,確保全周密封面與槽體、法蘭面對齊。
其次是為橢圓墊的塑性變形留足空間,橢圓墊的密封原理是 “螺栓預緊力擠壓墊子,使其發生塑性變形,填滿密封槽與法蘭面的微小縫隙(如劃痕、加工紋路)”。若間隙過小,墊子被槽體限制無法充分變形,就不能完全貼合密封面的缺陷,密封性能大打折扣;間隙合適時,墊子在預緊力作用下能自由延展,形成連續、致密的密封帶,阻斷介質泄漏通道。
最后是補償工況波動帶來的體積變化,實際使用中,法蘭與墊子會因溫度(如高溫介質導致熱脹、低溫導致冷縮)、壓力波動產生微小形變。若無間隙,熱脹時墊子會被法蘭與槽體強行擠壓,可能導致墊子開裂、變形超標;冷縮時又會因收縮量無法釋放,使密封面出現間隙 —— 合理間隙能吸收這種熱脹冷縮的體積變化,避免密封結構因形變受損,維持長期密封效果。
需注意,間隙并非越大越好,需按墊子材質(軟質墊間隙稍小、硬質墊間隙稍大)、密封壓力(高壓工況間隙需精準控制)、制造公差設計,通常在 0.1-0.5mm(具體依標準規范),過大反而會導致墊子預緊時錯位或變形過度。

獲取報價